撰稿:网易湖南财经工作室
作为国内盐业龙头企业,雪天盐业(600929.SH)在行业周期性调整中持续推进战略转型。
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,面对盐化工市场价格波动与新能源业务培育期的挑战,虽然雪天盐业的业绩面临阶段性波动,但通过结构性调整与战略布局,正试图在行业变局中重塑竞争力。
行业周期承压下的业绩缩水
受制于纯碱、烧碱等基础化工品价格下行压力,雪天盐业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收缩近14%,净利润降幅超五成。这一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延续,营收同比下滑27%,净利润同比下降逾八成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利润空间收窄,公司通过优化库存管理,存货规模较上年末减少超10%,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环比改善,显示出应对市场波动的韧性。
当前,盐化工行业的集体承压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。随着光伏玻璃等新兴领域拉动纯碱表观消费量增长超20%,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却超过需求增速,导致价格持续走低。据行业监测数据,2024年纯碱全年均价跌幅达45%,头部企业毛利率普遍压缩至15%以下。
尽管行业面临价格压力,公司通过优化产能配置与成本管控,维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.77亿元;2024年中高端生态盐销量同比增长136.75%,生态盐、低钠盐等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15%,毛利率超40%,成为传统业务的重要补充。
转型机遇:技术储备与资源协同并重
面对行业周期性调整,雪天盐业转型策略聚焦两大主线,在新能源领域依托盐矿资源禀赋加速布局。
其一,深挖盐矿资源优势,探索“盐穴储气”新场景。盐穴储气项目作为战略储备方向,已完成前期可行性研究。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本开支5082万元,公司表示将结合政策支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,加速资源转化效率。
其二,延伸钠电产业链,参股企业美特新材实现钠电正极材料吨级量产,钴酸锂产能扩至7500吨/年,技术储备逐步转化为产业势能。借鉴行业头部企业经验,联合科研机构攻关材料体系优化,力争2026年实现示范应用。
与此同时,资本市场的态度呈现分化:控股股东湖南盐业集团启动亿元级增持计划,通过专项贷款强化市场信心;而部分机构投资者选择阶段性退出,反映市场对转型实效性的审慎观望。这种分歧恰恰凸显传统企业转型的复杂性——既需要战略定力,更考验资源整合与执行效率。
对于雪天盐业而言,2024-2025年的业绩波动既是挑战亦是转型契机。
市场人士认为,今年二季度纯碱价格企稳迹象初现,若光伏玻璃产能释放提速,或为盐化工业务带来边际改善。同时,钠电池中试线投产进度与盐穴储气商业化模式验证,将决定新能源叙事能否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