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湘西经济欠发达的安江小镇,一位70岁的银发老人每天身着笔挺职业装,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泰康人寿洪江支公司的晨会上。当同龄人含饴弄孙时,她正带领团队刷新着保险服务的新高度。
今天,我们走近泰康人寿怀化洪江支公司营业部经理向绣清。这位古稀之年的“保险铁娘子”,曾入围泰康人寿最高荣誉殿堂——第17届世纪圣典的泰星五星会员,用20年光阴演绎了乡村妇女主任到长期服务的保险代理人的逆袭人生。
她用400个家庭的保障网、20年的服务坚守、70岁的拼搏身姿,诠释着保险业“长期主义”的真谛。当银发经济遇上保险深耕者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改写,更是一个行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缩影。
50岁破茧:从缝纫机到职业装的命运突围
“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两套正装——结婚时的红嫁妆,50岁入职泰康时穿的西装。”在泰康人寿怀化中心支公司的荣誉墙上,向绣清指着自己与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的合影感慨道。这张拍摄于第17届世纪圣典的珍贵照片,定格了这位农村妇女的传奇蜕变。
2003年前的向绣清,是洪江市峡州乡的能人,其人生经历与保险行业毫不相关,却一步步构筑了其不自知的优势:长期经营南杂店和成衣服装店,让她熟谙市场经营,有着敏锐的需求捕捉能力和天然的共情能力;十年的妇女主任工作经历,热心肠的她善于做群众工作,强于沟通协调,“做人很实在”,是亲邻好友十分信赖的知心人。
当有人建议她转型保险代理人时,从没有接触过保险的她本能地抗拒。直到一句“她做不好保险”的闲言,激起了她骨子里的倔强。“我要做就做第一!”这个掷地有声的回应,让她在知天命之年开启了人生下半场。
20年深耕:用400份保单筑起信任长城
“向大姐的保险经,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。”泰康人寿客户张女士至今记得,18年前在酸萝卜摊前的偶遇,成就了全家九份保单的保障。这种“菜市场展业法”看似原始,却暗含向绣清质朴的服务哲学:把条款逐字读给客户听,把服务做到田间地头,保险融入生活日常,专业带着烟火气。
2006年的一场客户理赔,成为她职业生涯中难忘的服务案例。客户王女士投保了一份480元保费的意外保险,发生保险事故,泰康人寿怀化中支诚信快速赔付了10万元,让向绣清深刻认识到保险的温度和承诺的重量。如今,她打造“五访服务体系”——节日必访、生日必访、出险必访、满期必访、活动必访,以真诚热心的服务,在当地保险客户中获得了很好的口碑。“买保险,找向绣清,人品信得过,服务过得硬!”二十年诚信做人做事,把一份职业做成终身事业,这就是客户颁给向绣清的勋章。
70岁登顶:钉子精神碰撞大健康战略
在老龄化浪潮席卷的当下,身为老年人的向绣清对泰康“保险+医养”战略有着切身的独特理解。“当年我推开客户家门讲养老社区,他们说‘住楼房哪有自己家院子舒服自在'。现在首批客户入住泰康之家养老社区,感受到泰康的品质养老生活,都是说好,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,是完全不同层次的神仙日子!”当地的高净值人群纷纷找她咨询养老社区,规划养老生活,“我那客户开玩笑说,自己成了泰康的活广告”。
已是古稀之年的她的日程表令人惊叹:每天8点雷打不动参加公司晨会,学习一丝不苟,笔记整整齐齐;上午走街串巷为客户宣讲;下午将意向客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整理,做保障方案一对一沟通;有问题逐一记录在本子上,答案记在旁边。
当被问及持续20年的奋斗密码,她拿出一摞厚厚的笔记本,那是她加入保险行业以来坚持学习专业知识、记录客户信息的印记,其中一个本子的扉页上写着:“钉子精神——专业要钻得进,服务要钉得牢,理念要扎得深”。“年轻人用手机用得溜,我还是老办法,靠小本子靠笔记,这样翻起来踏实。”这份“要做就做好”的初心,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、扎扎实实的为人处事作风,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。
“泰康改变了我的人生,保险开拓了我的眼界。这是一份没有天花板的事业。相信我能将保险事业做到100岁!”在采访结束时,向绣清那身西装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格外耀眼。这位不服输的七旬保险人的逆袭人生,恰似中国保险业普惠民生的的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