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稿:湘江财经工作室
“如果我们把差异化的产品做好,海外市场会大有可为。”在5月14日盐津铺子(002847.SZ)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,董事长张学武的这句话,为这家休闲零食巨头的全球化战略定下基调。
“麻酱素毛肚”引爆增长,魔芋或成下一个超级食材
2024年,盐津铺子以营收53.04亿元、净利润6.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,同比增幅分别达28.89%和26.53%。亮眼业绩背后,六大核心品类全线飘红,其中蛋类零食和果干坚果增速超80%,而“大魔王”麻酱素毛肚(魔芋制品)更以单月销售额破亿的成绩,刷新行业单品最快破亿纪录。
张学武将魔芋视为未来的“超级食材”:“魔芋低热量、高纤维的特性完美契合健康饮食趋势,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巨大。”他透露,公司正通过产业链延伸布局,计划在东南亚扶持魔芋种植,并围绕魔芋、麻酱类零食深化研发,目标将麻酱类零食市场规模推至百亿级。
从“贸易出海”到“本土化深耕”:东南亚成跳板
尽管2024年海外营收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.18%,但6273.61万元的规模较上年增长近200倍,释放出强劲势能。张学武坦言,过去中国零食出海多依赖“华人圈”,但盐津铺子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——本土化创新。
今年初,公司加速海外布局:1月设立越南销售子公司,2月宣布投资2.2亿元在泰国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,聚焦魔芋、薯片等核心品类智能化生产。这一动作被视作“深度出海”的标志:从单纯出口转向供应链本土化,以更高效响应东南亚市场需求。
“未来3-5年,我们要在海外再造一个盐津体系,目标让海外业务占比达到10%-20%。”张学武表示,东南亚是跳板,下一步将向日韩、欧美市场渗透,推动中国零食从“产品出海”转向“品牌出海”。
全渠道+智能化:国内外的“双线作战”
国内战场,盐津铺子同样动作频频。一方面深化与量贩零食渠道(如鸣鸣很忙、戴永红)合作,另一方面拓展Costco、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。张学武强调,全渠道策略的核心是“以制造端优势支撑终端竞争力”——江西修水的智能化鹌鹑养殖基地、浏阳的“黑灯工厂”,均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,为产品高性价比提供保障。
这种制造基因也被复制到海外。泰国工厂将采用智能化生产线,与国内四大基地形成协同。张学武透露,公司已积累多年智能制造经验,例如浏阳基地的烘焙生产线人工减少90%,产能提升50%以上,这些经验将助力海外工厂快速落地。
股东回报与长期主义:分红超9亿背后的逻辑
面对投资者关注的股东回报,盐津铺子延续高分红传统: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2.73亿元,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9.47亿元(含回购),约为IPO募资额的3.3倍。张学武表示,高分红体现了公司对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视,也是“长期主义”的体现。
从“爆款单品”到“超级食材”,从“渠道为王”到“制造筑基”,盐津铺子的增长逻辑始终围绕产业链深度与差异化创新。而海外市场的开拓,既是应对国内零食行业内卷的突围之策,也是中国零食品牌全球化野心的缩影。能否在东南亚站稳脚跟,或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跻身世界级食品巨头之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