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稿 湘江财经工作室
当新能源产业链估值剧烈波动时,一家鲜少被聚光灯捕捉的湖南企业正悄然扩张其电力设备版图。长高电新科技股份公司(简称:长高电新:sz 002452)最新披露的财报,这家手握国家电网核心订单的输变电设备商,正在特高压、智能电网的赛道上加速奔跑。
4月23日,长高电新发布2024年年报,交上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。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7.60亿元,同比增长17.86%;归母净利润为2.52亿元,同比增长45.66%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.42亿元,同比增长55.65%
2025年一季度,长高电新营业收入为3.39亿元,同比增长33.57%;归母净利润为3344.91万元,同比增长12.54%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33.86万元,同比增长17.76%。
在当下全球经济承压下行的大环境下,长高电新逆势营收净利双双大增,实现了破局,这匹特高压黑马正式开启了一路狂奔!
1、特高压订单“撑腰”,重金扩产暗战
长高电新之所以能逆势实现营收净利双增,其底气仍藏在订单簿里——2024年特高压产品贡献超6000万元营收,550kV组合电器今年交付量预计翻三倍至1.5亿元。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为长高电新贡献了超八成收入。
公司高管直言,特高压隔离开关交货提升直接拉动毛利率上浮,叠加充气柜等高毛利产品放量,2024年综合毛利率创下近年新高。
在5月15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,公司管理层坦言“努力实现今年业绩继续增长,我们会持续追求高质量的发展。”
产能,是装备制造业最硬的底牌,也是装备制造企业的“命门”。长高电新正押注三大基地:金洲基地1000kVGIS厂房剑指全球最高电压等级,衡阳变压器基地瞄准配网升级改造及新能源配套需求,望城基地提质改造则试图打通智能化生产链路并扩大产品品种。按计划,三大项目2026年将全部投产,公司自有资金已先行输血。
这绝非盲目扩张。国网“十四五”电网投资冲上3万亿,特高压与配网升级需求井喷,但设备商产能瓶颈屡被诟病。长高电新的算盘很清晰——用超前产能卡位招标窗口期。
不过,重资产投入也暗藏风险,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,折旧压力可能反噬利润。
此外,目前,长高电新的大客户是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,这两家为长高电新贡献了超八成收入。这种大客户依赖症难免对其发展出现隐忧。
长高电新的应对策略是“网内深挖+网外突围”——稳定提升电网订单,拓展新能源及大工业客户。
2、研发投入激增189%,硬科技底色显现
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,长高电新的技术护城河仍在加深,硬科技底色逐渐显现。
今年一季度,长高电新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89%,重点攻关750kVGIS、环保气体开关等硬核技术。加码研发投入的背后,是管理层对主业的极致聚焦。
现实中,一方面,当行业价格战从低电压等级向高电压领域蔓延,长高电新能否守住利润防线,考验其技术壁垒的真实成色。
另一方面,在电力设备高端化、绿色化的趋势下,长高电新试图用技术迭代对冲价格内卷,但研发成果的商业化效率尚需时间来验证。
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,长高电新选择了一条“低调务实”的路径:绑定电网巨头,死磕特高压硬科技。在新能源革命的宏大叙事中,长高电新的故事足够“传统”,暗合电网升级的刚性需求。特高压产能释放与新产品研发若能形成共振,其估值逻辑或从周期股向成长股切换。
但眼下,市场更需警惕两大风险:一是电网投资节奏波动可能引发的存货减值,二是技术攻关不及预期导致的产能闲置。
这家湖南企业能否真正“长高”,或许就藏在今年6月开工的金洲基地里——那里即将安装的,不仅是生产线,更是一个国产替代的野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