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撰稿 | 湘江财经工作室
从手机玻璃到智能机器人,周群飞的“二次创业”能否再造一个蓝思科技?
11月18日早晨8点的浏阳经开区,寒意尚未散去。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站在崭新的厂房前,尽管面带倦容,声音却格外坚定。
刚从美国考察归来的她,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,便直奔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的投产仪式现场。紧凑的行程,折射出蓝思科技转型的紧迫与决心。
就在这天,蓝思科技旗下蓝思智能机器人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安园区正式投产。这一占地400亩,厂房面积约18.9万平方米的基地,具备年产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及1万台大型自动化设备的能力。
在消费电子行业增长趋缓的当下,蓝思科技正试图用机器人和AI硬件,为自己打造第二、第三增长曲线。
01 机器人园区投产,构建全链条产能
从2016年成立机器人事业部至今,蓝思科技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走过近十年。
六轴机器人、AOI视觉检测机器人、无人搬运机器人、智能复合机器人……这些听起来颇为“硬核”的产品,早已在消费电子、汽车制造等产线中批量应用。截至目前,蓝思已累计交付超过2000个智能制造项目。
但这一次,蓝思的目标显然不止于“自供”。
随着永安园区投产,蓝思智能机器人宣布形成“智能装备”“具身智能”“AI服务器”三大业务方向。其中,最受关注的莫过于“具身智能”——也就是当前科技圈热议的人形机器人。
据官方披露,蓝思已构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,涵盖液态金属、六维力传感器、关节模组、灵巧手、头部模组等关键环节,并已切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供应链。
与永安园区同步启用的,还有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。该中心由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运营,通过百万级真机数据训练,加速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。
该中心是响应湖南省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决策部署的省级具身智能创新中心,旨在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全球产业制高点。
“关节模组、灵巧手、结构件已批量交付,整机组装规模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。”蓝思方面表示。而更富野心的目标是: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机组装规模翻几番,2027年在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上稳居全球前列。
02 “具身智能”:蓝思的底牌与杀招
在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“具身智能”(人形机器人)领域,蓝思科技的布局深度远超外界想象。
湘江财经在现场了解到,蓝思已构建起从液态金属材料、六维力传感器、关节模组、灵巧手,到整机组装与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平台。换言之,除了最核心的“大脑”(AI算法),机器人“身体”的绝大部分,蓝思都能制造。
“我们不做‘单点创新’,而是聚焦‘材料+工艺+设备’的系统性突破。”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这样阐释公司的转型逻辑。她认为,AI正从云端“下沉”到终端,将重塑消费电子、汽车、机器人等硬件的价值链。
而蓝思要做的,是把三十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——从UTG玻璃、3D玻璃,到液态金属、钛合金加工——系统性地迁移至AI硬件赛道。
这一过程中,蓝思逐步构建起从“部件-模组-整机组装”到ODM的全链条能力。用周群飞的话说,这让他们在成本控制与快速响应上“占据绝对优势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蓝思在AI服务器领域的布局也初现雏形:从机箱结构件起步,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、固态硬盘等关键模组。机箱结构件已批量出货,SSD组装预计2026年规模化量产。
在业务进展方面,蓝思科技已成功进入北美和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,关节模组、灵巧手、结构件已批量交付。2025年,公司预计人形机器人出货达3000台,四足机器狗超10000台,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。
03 资本新故事:机器人重塑估值?
今年7月,蓝思科技成功登陆港股,募资主要用于智能终端、车载业务及新能源等领域。资本市场期待的不是另一个“玻璃巨头”,而是一个能抓住AI与机器人风口的“新蓝思”。
而此次机器人园区投产,被视为其“资本+产业”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落子。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与AI硬件爆发的背景下,机器人业务无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板块之一。
有分析认为,蓝思在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机组装方面的快速放量,将有助于其摆脱“苹果产业链”的单一标签,拓展估值空间。
不过,挑战同样不容忽视。
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商业化早期,技术路线尚未统一,市场需求也未完全打开。即便如特斯拉的Optimus、波士顿动力的Atlas等明星产品,也仍处于demo阶段或有限场景试用。
蓝思能否在2027年实现“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”,不仅取决于其制造能力,更取决于整个行业的成熟速度。
04 三年攻坚计划剑指全球龙头
在近期举办的广发证券2025年全球投资论坛上,周群飞公布了公司 “三年攻坚计划” ,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聚焦端侧硬件、多模态融合技术及新型材料工艺。
在机器人领域,蓝思科技计划: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机组装规模倍数增长;2027年使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。
周群飞表示,蓝思科技的目标清晰坚定——成为AI端侧硬件制造领域的全球龙头之一,以技术实链、制造硬实力与生态协同,持续推动端侧智能硬件从云端走向现实。
这一战略定位基于蓝思科技对产业趋势的判断。周群飞认为,AI正从云端“下沉”至终端设备,端侧硬件革命将重塑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与机器人等领域的价值链。
随着机器人园区投产,周群飞带领的蓝思,正试图用“制造硬实力”叩开AI时代的大门。
消费电子的黄金十年已然过去,AI的浪潮正扑面而来。周群飞敏锐地捕捉到“AI正从云端下沉至终端”的趋势,并果断地将全部“家底”——材料、工艺、供应链管理能力——押注在AI端侧硬件上。
从AI手机、智能汽车到人形机器人,蓝思的目标是成为“AI世界的制造底座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