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湘南学院刘卫平教授撰写的《新时代乡村韧性治理研究》(新华出版社,2024)一书,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,为深入理解和推进乡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融合进行了深入剖析,为乡村韧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洞察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,无疑是乡村振兴征程中一座坚实的理论灯塔。
一、深入剖析: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之美
该著作成功地将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完美融合。作者并未局限于抽象的理论阐述,而是扎根于丰富多样的乡村治理路径优化。从多主体协同、多要素韧性协调、多维度整合重塑到“一核多元”的乡村韧性治理结构,生动地展现出国家-社会-市场关系视域下乡村韧性治理的具体路径优化。这种从实践中来,到理论中去,再回到实践指导的研究方法,使得书中提出的乡村韧性治理理论体系扎实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让理论从书本走进了现实。
二、全面视角:多维度审视乡村韧性
乡村韧性治理是一个涉及众多层面的复杂课题,此书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全面视角。它不仅仅关注经济发展这一传统维度,更将国家、社会、市场等多个维度构建研究框架。在国家层面,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,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。同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缩小城乡差距。在社会层面,作者韧入探讨了通过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参与,推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,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适应能力。在市场层面,认为市场机制通过提高效率和激发创新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重塑乡村组织的角色,增强乡村韧性基因,进而为乡村治理提供支撑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韧性路径。这种多维度的剖析打破了以往单一视角研究的局限,为全面提升乡村韧性治理水平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。
三、时代意义: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
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,本书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。乡村振兴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,而韧性治理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所在。书中提出的观点和策略为乡村治理者、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手册。它启发我们在制定乡村发展政策时,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,注重培育乡村的韧性能力,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城市发展模式。
四、问题意识:指引未来研究方向
值得称赞的是,本书在阐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,也展现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。作者并未回避乡村韧性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,而是对当前面临的诸如乡村人才流失对韧性治理的冲击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。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,更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。它鼓励更多学者在这些前沿问题上深入探索,共同完善乡村韧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,推动乡村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。
总之,《新时代乡村韧性治理研究——基于国家社会市场的视角》以其深刻的理论、丰富的实践、全面的视角、突出的时代意义和敏锐的问题意识,成为乡村治理领域的经典读物,必将对未来乡村发展和治理实践产生深远影响。
(作者:谢俊明,系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