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时常被胃疼、反酸、胃胀等问题困扰?很多人面对这些胃部不适症状,往往选择一忍了之。但你知道吗?有些疼痛,很可能是胃病正在向胃癌转化发出的危险信号!今天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胃部健康知识,一起守护我们的“胃”来。
胃的“危险信号灯”
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息肉、胃溃疡等,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性增生和肠上皮化生。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有时与胃癌的症状无法准确区分,尽早就医。
胃癌容易看上哪些人呢?
年龄在45岁以上(含45岁),且具有以下任意一点,皆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,建议定期筛查:
1.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;
2.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;
3.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手术后残胃、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;
4.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;
5.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(高盐、腌制、熏制饮食、吸烟、重度饮酒等)。
预防胃癌,从日常点滴做起
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,从正常胃黏膜细胞发展到癌前病变,再到浸润性胃癌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做好预防,就能降低患癌风险。
养成良好饮食习惯:多吃新鲜蔬果;控制盐的摄入,每天每人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;少吃油炸、烧烤、酸菜、烟熏、霉变等食物;限制香肠、熏肉的摄入,增加鱼虾的摄入;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;吃饭要细嚼慢咽,减轻胃的负担。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,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;适当运动,控制体重;保持充足睡眠,让胃有充足的休息时间;提倡使用公筷,预防幽门螺旋杆菌,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,及时根治。
如果不幸出现了癌前病变,也别过度恐慌,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适当干预,这样就能减少甚至阻止病情向胃癌发展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提醒大家:消化内镜检查是发现胃部问题的重要手段,一旦发现胃部不适或者属于高危人群,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,并且定期复查,时刻守护胃部健康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重视胃部健康,为自己的身体筑牢防线。(文/朱丽佳)
来源:湘南学院附属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