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易首页 > 网易华南 > 正文

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护士牛丹:生命线上的守夜人

0
分享至

凌晨三点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的灯光依然明亮。监护仪的滴答声、呼吸机的运转声、突然响起的警报声,在静谧的深夜里交织成生命的回响。护士牛丹正俯身在三号病床前,为昏迷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,专注的目光紧盯着仪器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和波动的曲线。

这个场景,是牛丹工作中最常见的画面。11年的ICU护理生涯,让她对这里的每一个声音、每一台设备都了如指掌。此刻,她微微前倾的身影,像黑夜中的守望者,守护着脆弱的生命。

“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。”这句话刻在牛丹心里11年。从青涩护士到护理组长,从获得该院“优秀护士”到“护理服务奖”,她用专业诠释着ICU护士的使命——在生死边缘,做那盏不灭的灯。

ICU里的“全能战士”

翻身、拍背、吸痰、导尿、喂饭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,对危重患者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。“在这里,我们是‘人体监护仪’,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;是‘大力搬运工’,每天搬运200斤患者;更是‘黑夜守夜人’,整夜盯着监护仪。”牛丹这样形容ICU护士的工作。

一次,牛丹和同事为200斤全身插满管子的患者翻身时,一口黄绿色的痰液突然从患者喉管喷出溅到她脸上。“习惯了。”她快速擦拭,继续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,仿佛只是擦去一滴雨水。

在常年紧张的工作节奏中,牛丹练就一身“绝活”:30秒内评估患者整体状态;在此起彼伏的杂乱环境音里,准确辨别出真正危急的警报;在混乱的抢救现场保持冷静。护士长这样评价她:“牛丹的手是稳的,心是细的,判断是准的。”

最让人称道的是她在护理过程中发明的“声音疗法”:为年轻车祸患者播放偶像歌曲;给退伍老兵听《军港之夜》;让母婴分离的产妇听宝宝哭声。曾经有一位病重的母亲听到女儿录制的“妈妈加油”后,血氧竟奇迹般回升。

“护士的双手不仅要传递药物,更要传递希望。”牛丹说。

“眼泪能等,患者等不了”

ICU里,每个判断都必须迅速,每个决定都关乎生死。“这里不是普通的‘熬夜’,而是高度紧绷的生命拉锯战。”

那天刚到夜班下班时间,急诊电话突然响起:一位危重症患者正在转运途中。她立即冲向抢救室。当患者被推进来时,情况比想象的更危急。牛丹迅速配合医生展开抢救,“开放两路静脉通道!准备呼吸机!”她熟练地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,同时快速连接心电监护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。最终,在整个医护团队的密切协作下,患者转危为安。

“在ICU,我们不仅要与死神赛跑,更要努力跑赢它。”牛丹眼神坚定。

可ICU的残酷在于,并非所有努力都能换来圆满结局。去年寒冬的一个深夜,一位患者病情突然恶化,在等待患者家属赶来的两个小时里,牛丹持续为患者做着心肺复苏,手背磨出血泡也没停下,“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:再坚持一下,也许就能抢回一条命。”可心电图最后还是变成了一条无情的直线。

这种无力感在遇到22岁的车祸患者小鹏时更加强烈。牛丹记得小鹏即使在最痛苦的治疗时,也不忘对医护人员说“谢谢”和“不好意思”。转院那天,牛丹特意调班来送他,却在下班路上接到他离世的消息。

更残酷的是,ICU护士往往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。就在小鹏离世的那个夜班,还有四位危重患者等着她护理。她蹲在走廊哭了十分钟,擦干眼泪转身又去给新患者导尿:“眼泪能等,患者等不了。”

冷静理智的表象下,她的温情更让人动容:在90岁患者生日当天,她特意为其换上新床单被罩、新衣服,让老人在病房里也拥有过寿的仪式感;在暴雨夜,她默默陪伴情绪崩溃的家属20分钟。“那20分钟,让我觉得爸爸被真心呵护着。”后来,家属在感谢信中写道。

“ICU,我们治愈的不只是疾病,更是受伤的心灵。那些监测数据之外的温度,那些标准流程之外的关怀,也有着让生命真正得以修复的力量。”牛丹希望,当患者最终转出ICU时,带走的不仅是逐渐好转的身体,还有人性照护的记忆。

这,就是ICU护理最动人的模样。

“不需要记住我的名字,只要平安健康就好”

据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统计,ICU护士年均夜班数高达60-70个,是全院平均值的2.3倍,翻开牛丹的排班表,11年,近800个夜班。这意味着牛丹长期生活在昼夜颠倒中。

这样特殊的经历,给牛丹留下了特殊的“纪念”:长时间俯身工作让她腰部劳损,每次弯腰都要扶住床栏才能起身;头发比十年前稀疏了不少,那是无数个夜班熬出来的“勋章”;失眠更是成了最熟悉的“老朋友”,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,耳边还会幻觉听到监护仪的警报声,甚至做梦都在计算液体出入量。“但这些‘纪念’和‘勋章’,都抵不过守护生命的使命。”牛丹说。

女儿十岁生日那天,她因抢救患者再次缺席。女儿问她:“妈妈,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忙?”她只能抱抱女儿,无言以对。“说不愧疚是假的,但病人等不起。”说这话时,这位从不退缩的护士红了眼眶。

这些缺席,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团圆。很多从ICU患者转出的患者,从未看清过牛丹口罩下的脸,却在康复后反复询问:“那位总在我耳边轻声说话的护士是谁?”

“他们不需要记住我的名字,只要平安健康就好。”牛丹说这话时,眼角盛满了温柔。“如果重选一次,我还是会来ICU。”在这里,她见过富豪病榻前无人问津,也见过拾荒老人子女日夜守候。这些经历让她明白:“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,而在于深度;不在于拥有什么,而在于爱过谁与被谁爱过。”

牛丹的职业生涯还有下一个、下下个11年,她表示将和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整个医护团队一起,用坚守诠释着“生命守夜人”的真谛。正如她所说:“我们是生命的守护者,是黑夜里的微光,是绝望中的希望。”(文/肖佩珊)

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
丈夫不顾反对全屋打满了柜子,入住后才发现有多实用,太满意了!

丈夫不顾反对全屋打满了柜子,入住后才发现有多实用,太满意了!

一起读装修
2025-06-17 17:56:53
浙江2025高考最高分736分?小道消息有多离谱,数据揭秘

浙江2025高考最高分736分?小道消息有多离谱,数据揭秘

史海流年号
2025-06-21 11:19:23
内贾德销声匿迹前,他留给伊朗的最后一句警告,最终还是应验了

内贾德销声匿迹前,他留给伊朗的最后一句警告,最终还是应验了

议纪史
2025-06-20 15:55:03
G3316次列车即将运营,可百姓没欣喜却有抱怨,更是高呼菏沪高铁

G3316次列车即将运营,可百姓没欣喜却有抱怨,更是高呼菏沪高铁

阿绥谈史
2025-06-20 10:41:19
保不住了?那尔那茜被教育厅调查,官媒三问掷地有声,恐彻底凉凉

保不住了?那尔那茜被教育厅调查,官媒三问掷地有声,恐彻底凉凉

头号剧委会
2025-06-20 23:45:03
CBA这5人真没资格进国家队,看看全队表现和排名就知道了

CBA这5人真没资格进国家队,看看全队表现和排名就知道了

大眼瞄世界
2025-06-21 10:11:49
美航母支援以色列后,解放军上强度了!岛内乱成一锅粥

美航母支援以色列后,解放军上强度了!岛内乱成一锅粥

红岸卫士
2025-06-21 00:53:24
儿子被同学盖猪肉印章,对方家长却说是开玩笑,次日他们就后悔了

儿子被同学盖猪肉印章,对方家长却说是开玩笑,次日他们就后悔了

五元讲堂
2025-06-17 14:38:26
欲把中国卷入冲突,这家媒体露馅了!

欲把中国卷入冲突,这家媒体露馅了!

环球时报国际
2025-06-20 22:49:25
高人指点,伊朗开窍!导弹开始攻击以色列的高楼大厦,富人居住区

高人指点,伊朗开窍!导弹开始攻击以色列的高楼大厦,富人居住区

游古史
2025-06-21 14:00:43
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:天热跑步谨慎走光,小心“春光乍泄”

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:天热跑步谨慎走光,小心“春光乍泄”

马拉松跑步健身
2025-05-29 13:53:35
专机还没抵京,冯德莱恩定调反华,中方不许双标,并连挥4记重拳

专机还没抵京,冯德莱恩定调反华,中方不许双标,并连挥4记重拳

吴欣纯Deborah
2025-06-20 16:08:15
那尔那茜的哥哥,数学只考10分,钢琴只学一年,怎么上985的?

那尔那茜的哥哥,数学只考10分,钢琴只学一年,怎么上985的?

振华观史
2025-06-17 23:41:21
确认了: 夫妻俩已被封禁!彻底凉凉

确认了: 夫妻俩已被封禁!彻底凉凉

天津族
2025-06-21 13:36:36
以色列医院和钻石大楼被击中,发言人居然还想卖惨

以色列医院和钻石大楼被击中,发言人居然还想卖惨

铁锤简科
2025-06-21 14:57:38
人生最怕太圆满,莫言用一段话点醒世人

人生最怕太圆满,莫言用一段话点醒世人

清风拂心
2025-06-19 18:30:03
曾毅因身体取消天津演唱会,知情人透露还有更严重的事,网友怒了

曾毅因身体取消天津演唱会,知情人透露还有更严重的事,网友怒了

查尔菲的笔记
2025-06-21 15:21:29
国家出手!“扁担女孩”账号被警方处罚,行政拘留10天,原因曝光

国家出手!“扁担女孩”账号被警方处罚,行政拘留10天,原因曝光

胡一舸北游
2025-06-20 16:45:49
无妻无子,身价过亿,已经51岁的何炅,还能和保姆过一辈子?

无妻无子,身价过亿,已经51岁的何炅,还能和保姆过一辈子?

素衣读史
2025-05-21 15:17:44
一觉醒来,昆凌的天没塌,但我们的青春真的晃了一下!

一觉醒来,昆凌的天没塌,但我们的青春真的晃了一下!

小椰的奶奶
2025-06-20 14:46:58
2025-06-21 16:35:00

头条要闻

"电报"创始人捐精生下超100个子女:都有资格继承财产

头条要闻

"电报"创始人捐精生下超100个子女:都有资格继承财产

财经要闻

租金大撤退!房东正在批量跑路!

体育要闻

周通:2年前想过退役,没想到能踢世俱杯

娱乐要闻

70岁寇振海跳舞,网友:和依萍抢饭碗

科技要闻

Siri有救了?苹果被曝正讨论史上最大收购

汽车要闻

扔掉"旧地图”一汽-大众大众品牌要找"新大陆"

态度原创

旅游
健康
亲子
艺术
军事航空

旅游要闻

热闻|清明假期将至,热门目的地有哪些?

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!

亲子要闻

踩气球赢奖励挑战!

艺术要闻

故宫珍藏的墨迹《十七帖》,比拓本更精良,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

军事要闻

中方发声:中东不稳天下难安 必须立即停火止战

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