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高温时节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诊了一名女大学生小李。平时缺乏锻炼的她突然在健身房高强度踩动感单车,次日出现全身肌肉剧痛、乏力,尿液呈浓茶色。检查发现,她的血肌酸激酶、肌红蛋白等指标严重超标,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。医生提醒: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细胞破裂,若不及时处理,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。
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?
这是一种因肌肉细胞受损破裂,释放肌红蛋白等物质进入血液的综合征。肌红蛋白经肾脏代谢时,可能堵塞肾小管,导致肾功能损伤,典型表现为 “酱油色尿”“肌肉疼痛”“乏力”。
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诱因有哪些?
剧烈运动(最常见):突然进行马拉松、过度健身等高强度运动,超出肌肉承受范围。
遗传因素:如糖原累积病、肉碱缺乏症等,可导致肌肉代谢障碍。
外伤挤压:严重创伤或重物长时间压迫,致肌肉缺血缺氧。
药物副作用:他汀类降脂药、部分抗生素可能影响肌肉细胞代谢。
感染因素:病毒或细菌感染可直接损伤肌肉细胞。
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症状是什么?
早期易忽略症状:肌肉剧烈酸痛、四肢无力、肿胀。
典型三联征:肌痛、肌无力、浓茶色尿(肌红蛋白尿)。
肾脏受损信号:尿量减少甚至无尿、恶心呕吐、腹痛、发热、心跳加快。
如何科学预防横纹肌溶解症?
循序渐进运动:避免突然增加强度,按身体适应能力制定计划。
补足水分电解质:运动前后多喝水,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。
避开高温环境:夏季避免正午高强度户外运动,防止脱水加重肌肉损伤。
穿戴保护装备:进行高强度运动时,佩戴护具减少关节、肌肉压力。
横纹肌溶解症发病后该怎么做?
立即休息:停止运动,卧床静养,减少肌肉进一步损伤。
大量补液:通过饮水或口服补液盐,促进肌红蛋白等代谢产物排出。
药物干预:医生可能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,保护肾功能。
血液净化:若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,需通过透析等方式清除毒素。
运动有益健康,但“用力过猛”可能适得其反。小李的案例提醒我们:运动强度需与身体机能匹配,一旦出现尿色异常、肌肉剧痛等症状,务必立即就医。科学锻炼,才能让运动成为健康的助力,而非隐患。高温季节运动更易诱发横纹肌溶解,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运动量,若出现“酱油尿”,切勿拖延,及时前往肾内科或急诊科就诊。(文/李艳芬)
来源:湘南学院附属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