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传来喜讯,科室独立完成多例心腔内超声(ICE)引导下的零射线阵发性/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,这一技术的成熟运用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心律失常诊疗方面正式迈入“绿色电生理”精准治疗的全新时代。该技术凭借无辐射、高精准、低风险的优势,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。
72岁的李女士因“反复心悸气促伴心衰”入院,诊断为持续性房颤合并房颤性心肌病。心血管内二科周玉庆、唐娜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 ICE 技术引导,经股静脉送入超声导管实时显影心脏结构,精准完成房间隔穿刺、双肺静脉隔离、左房顶部线及冠状窦内膜面消融。术中房颤快速终止并转为房扑,团队进一步在 ICE 直视下完成二尖瓣峡部线、三尖瓣峡部线消融,全程零射线操作。患者术后24小时即恢复窦性心律,次日顺利出院,无任何辐射暴露风险。
68岁的史女士受阵发性房颤困扰数年,心悸症状反复发作,药物治疗效果欠佳。入院后心电图提示“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”,具备明确射频消融指征。团队在ICE精准导航下完成房间隔穿刺及双肺静脉电隔离术,手术全程无X射线介入,术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,摆脱长期药物治疗,术后3天康复出院。
与传统房颤射频消融术不同, ICE技术开创了无辐射伤害、无血栓漏检风险、无精准度盲区的“三无”治疗优势。通过股静脉将超声导管送入心腔,实时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内部结构影像,实现了手术全过程零射线操作。这一革新不仅彻底规避了X射线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辐射伤害,更通过精准的腔内影像引导,让消融导管能够准确贴靠至目标部位,大幅提升手术成功率。同时,术中可直接排查心房血栓,避免了传统食道超声检查的不适感与食道损伤风险,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,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。
作为郴州市首批临床重点学科、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,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的成熟运用,不仅彰显了该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区域领先地位,更为郴州及周边地区的房颤患者带来了更安全、更高效的治疗选择。(文/周玉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