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来临,暑热与湿邪交织,人体阳气外浮、津液易耗。此时养生需顺应自然节律,从饮食、作息到运动做好调护,既能安然度夏,更可为秋冬健康筑基。这份指南将带您在科学养生中,让身心与夏日时光和谐共处。
饮食篇:清补祛湿,调和阴阳
多吃“三瓜一豆”,清热解暑。
冬瓜:含水量高达96%,搭配薏米煮汤,清热利水,适合湿热体质人群。
苦瓜:富含奎宁,可清心火、降血糖,但脾胃虚寒者建议凉拌或焯水后食用,减少寒性。
丝瓜:通经络、凉血解毒,适合夏季上火、口腔溃疡人群。
赤小豆:与薏仁、芡实搭配煮粥,既能祛湿,又不伤正气,尤其适合梅雨季节。
作息篇:顺应天时,睡好“子午觉”
夏季昼长夜短,人体阳气外浮,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健康。
1、早睡早起,顺应阳气
最佳入睡时间:22:30-23:00,此时胆经当令,利于养肝血;
2、午间小憩,养心护神
午休时间:11:00-13:00(心经当令),哪怕闭目养神15分钟,也能缓解疲劳;
3、避免熬夜,减少消耗。
运动篇:轻缓适度,微汗为宜
夏季运动需避免大汗伤津,选择“慢运动”和凉爽时段。
1、最佳运动时间
清晨6:00-8:00,空气清新,温度适宜;
傍晚17:00-19:00,太阳落山后,可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活动。
2、推荐运动项目
游泳:全身性运动,散热快,适合高温天气;
八段锦:动作舒缓,配合呼吸,调和气血;
瑜伽:通过拉伸和冥想,静心安神。
3、运动后禁忌
忌立即冲凉:待汗干后用温水擦拭,避免寒湿入侵;
忌立即大量饮水:小口慢饮淡盐水,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防护篇:防晒祛湿,守护阳气
1、科学防晒,避免中暑
物理防晒:戴宽檐帽、穿防晒衣,使用遮阳伞;
化学防晒:选择SPF30+、PA+++的防晒霜。
中暑急救:出现头晕、恶心时,立即转移至阴凉处,饮用藿香正气水。
2、防湿邪入侵
避免久居空调房,定时开窗通风;
雨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,避免穿湿鞋;
3、空调使用注意事项
温度设置:26℃左右,避免温差过大;
风向调节:避免直吹身体,尤其是肩颈、腹部;
定期清洁空调滤网,防止细菌滋生。
夏日养生的核心是“顺应自然,平衡阴阳”。通过清补的饮食、规律的作息、适度的运动和情志的调节,既能抵御暑热湿邪,又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。(文/廖巧巧)
来源:湘南学院附属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