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诊室,腹痛患者并不少见。不久前,50岁的张先生就因持续性上腹痛被紧急送医。原来,他曾有胆囊结石和急性胰腺炎病史,这次在聚餐喝酒吃夜宵后,疼痛再次发作,最终被诊断为胆囊结石诱发的急性胰腺炎。很多人觉得胆囊结石没症状就不用管,却不知这颗“小石头”可能酿成大祸。
胆结石如何“招惹胰腺炎?
胆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物质,主要由胆固醇、胆色素和钙盐组成。多数时候,它们会安静待在胆囊里,但一旦“离家出走”,麻烦就来了。当结石从胆囊掉入胆管,卡在胆管与胰管的交汇处(壶腹部)时,胰液的正常排出就会受阻。胰液中含有强大的消化酶,无法顺利排出时,就会引发急性胰腺炎。
哪些因素会 “助纣为虐”?
饮食习惯:炸鸡、薯条、奶油蛋糕、动物内脏等高脂、高胆固醇食物,虽能满足口腹之欲,却会增加胆结石风险,进而提高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几率。暴饮暴食时,胆囊剧烈收缩,可能将结石挤进胆管,诱发胰腺炎。此外,不吃蔬菜水果导致可溶性纤维摄入不足的低纤维饮食,也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。
年龄与性别: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,男女比例约为1:2至1:3,这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、较高的肥胖率有关。尤其是多次怀孕的女性,激素水平波动大,更易形成胆结石。
确诊后该如何治疗?
保守治疗:轻度患者的首选。对于轻度胆源性急性胰腺炎,通常采用保守治疗,包括禁食、胃肠减压、补液、止痛、抗感染等。其目的是减轻胰腺负担、促进炎症消退,规范治疗后,90% 以上的患者可在1-2周内恢复。
手术治疗:从根源解决问题。手术并非处理胰腺,而是针对结石,一般在胰腺炎好转后进行。医生会根据患者胆总管下段结石情况选择手术方案:若胆总管下段结石(尤其是直径 < 5mm 的小结石)自行排出(排出率约20%-30%),只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、恢复快;若结石仍存留,则可能需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,或联合内镜取石。
胆结石即使不痛也不能掉以轻心,小小的结石可能引发严重的急性胰腺炎。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定期体检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才能避免“小石头”酿大祸。(文/张素)
来源:湘南学院附属医院